她曾舍弃众人羡慕的银行工作,在路边开起了小饭店;现在,她把5张饭桌的饭店做成了拥有50多家连锁店,一万多名职员餐饮集团;她就是被重庆餐饮界称为一姐的陶然居集团开创者严琦。
舍弃金饭碗下海创业1967年11月,严琦出生于重庆巴南。
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,在巴山蜀水的滋润下,小女孩从小就出落得婷婷玉立。
妈妈是当地的大伙闺秀,严琦身上与生俱来的乐观、积极的性格特点就源于妈妈的遗传。
1977年,爸爸妈妈外出支边,严琦便跟着爷爷奶奶住。
不过,小女孩却一点也不感到孤独。
在家,她是奶奶的小棉袄,总帮奶奶捶背,陪爷爷聊天。
在学校,她更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,回回考满分。
1985年,巴南一家银行招聘,500多人参加考试,严琦又是考第一。
就如此,没任何背景的她直接当上了银行柜员。
无论是当年还是目前,这都是令青年向往和羡慕的金饭碗。
当时月薪资就几十块,虽然不多,但收入稳定,工作时间规律,生活舒适轻松,不会为生计担忧,不需要为生活劳累奔波。
可严琦不甘心一辈子朝九晚5、得过且过,心中憧憬着通过我们的艰苦努力,到大千世界里去奋斗,去拼搏,去创造是我们的一番事业。
1995年,严琦不考虑家人朋友的反对,毅然辞去了银行的工作,下海经商。
我不了解如此选择的后果是什么,当时在重庆做餐饮是让人看不起的,放着国家公务员的架子不端,跑去端盘子,大伙都觉得严琦晕了头。
可在严琦心里却不如此想,我渴望做成我们的事业。
于是,1995年6月,严琦在白市驿租了一间路边店,开起了小食肆,取名字陶然居,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。
靠一道菜赚到第一个100万刚开张时,严琦的店被戏称为315,的意思是?一个老板、一个厨师、一个店员,被称作3个1,5张小餐桌只能容纳不多的客人,这就是315。
因为无人手,严琦不能不天天天不亮就跑到两公里外的农贸市场采购原材料,十点回到店里又一头扎进厨房,洗菜、择菜、切菜、添煤、看火,整天和粗活重活交际。
这所有跟以前会计的工作环境简直天壤之别。
然而起早贪黑付出巨大的心血,回报却很小。
为什么?由于厨师只能做一些家常菜,再加上食肆距离市中心还有15公里,客户基本都是开长途货运的司机,而司机一般都有固定的饭店。
为何无人来吃?重点还是没特点!严琦感觉假如要让这个小店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崭露头角,那就需要得有绝活。
非常快,机会来了。
有一天,严琦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:西南农学院一位教授培育出了人工养殖的生态田螺,这种生态田螺以新鲜蔬菜和野生草类为食,个头硕大,肉质饱满鲜嫩又无泥腥味,属生态食品。
食用后,对人体具备滋补保健用途。
严琦立刻双眼一亮,为何不试一试辣炒田螺?于是,严琦买了很多的田螺回来,与厨师反复烹调试验。
敏锐的严琦深知川菜的经营的理念和方法在于求新、求异、求变,结合重庆人爱好麻辣的饮食习惯,她与厨师一而再、再而三地实验,一道辣子田螺新鲜出炉:麻、辣、鲜、香,让人垂涎欲滴。
可是怎么样推广、怎么样让买家同意成了严琦遇见的又一道难点。
当时没网络、媒体推广,想要扩大知名度,非常大程度上要靠口口相传。
而那时候的司机群体由于工作缘由,走南闯北、见多识广,可能是当时信息比较灵通的人群。
严琦决定,站在店门口,免费提供辣子田螺给南来北往的司机们试吃。
非常快,靠着这道招牌菜和吃客们的口口相传,陶然居买卖愈加红火,最热门的时候,门口一下子涌来了100多辆车,差点引起交通堵塞。
到了1996年年底,光凭辣子田螺一道菜,一天就能挣5000多块。
到了1997年1月,严琦赚到了生活的第一个100万。
后来,不少食客来到陶然居,点名道姓要辣子田螺这道菜。
于是,严琦一口气推出5、6种套餐,每一种套餐都包含辣子田螺。
除此之外,她搞出个额外服务,美女来了送果汁,帅哥来了送啤酒。
考虑到长途司机的特殊性,严琦给厨师提了一个硬性需要,不管半夜什么时间敲门,需要做出辣子田螺。
这样这般,想不火都难啊!到1997年底,陶然居已经扩大到500张桌子,最热门的时候,仅辣子田螺就卖出了1000份,一天就能赚5、6万。
当地报纸还专门刊登了一篇文章,题目就叫《点亮一条街的女性》。
其实,严琦刚开始的目的非常简单,等赚到100万,就关门休息!结果仅仅4个月后就赚到了120万。
1998年,辣子田螺被有关部门评定为中国名菜,而严琦也成了大伙口中的田螺女孩。
进军全国市场夯实了原始积累后,严琦又跨出了一大步。
1997年,严琦成立重庆陶然居饮食文化(集团)股份公司,完成了从个体户向董事长的转型,达成了当企业家的梦想。
短短一年时间里,陶然居的代理店开到了20家,遍布四川的9个地级市,光是加盟需要多少钱,每年就可收500多万。
当然,陶然居的营收也突破了1000万,并成为川菜的领头羊。
2001年将来,严琦走出重庆,相继在成都、武汉、深圳等15个城市,开出70多家代理店。
不到北京门店经营,就不叫全国连锁,所以我想要占领北京,占领了北京就感觉是占领了全国。
只有在北京拥有我们的依据地,才能真的大方,不红在北京,便依旧只时尚在边缘,要从北京这个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向全国发散开去,愈加强大自己。
2003年,严琦携带陶然居进驻京城,第一家店6500平方米。
开始营业三个月将来,买卖就开始不好了,每一个月都要赔三十几万,一年下来亏了四百多万。
严琦的老公扛不住了,就跟老婆说:大家在北京这个地方一定做不了,是否把它关掉。
但做过市场调查的严琦非常有信心,两人由此产生分歧,严琦就跟他说:那你就经营其它地方的,我经营北京的,只须是我在,一定没问题,你要感觉有问题,大家两个就自己做我们的,分开做。
最后两人分家了。
不久后,买卖竟奇迹般地好转。
于是,2004年6月,陶然居在北京的第二家店宣布开始营业。
到了2005年,陶然居的年销售额已经超越10个亿,一时间,风光无限。
塑造出年销26亿餐饮帝国一招鲜已经足够吗?在强手如云的中国餐饮市场存活和进步,不只要一招鲜,更要紧的是招招先。
餐饮经营上严琦一直只比其他人看得远一点,做个领头羊。
人家比价格时,她以特点取胜;人家追求特点时,她以环境高雅揽客;人家设置高端设施时,她以主张绿色健康聚财。
高人一筹的经营,导致陶然居屡战屡胜。
除去塑造陶然居这个品牌外,严琦还推出覆盖高中低档的餐饮品牌,高端的将推出陪都1937公馆菜,中档的就是陶然居,下面还推出两江水火锅、两江水粗茶淡饭;除此之外,更是剑走偏锋地包装青岛美食网,并陆续开进社区,塑造一个立体的餐饮王国。
2009年,当地的江北区森林公园对外招标,面积6万多平米。
要了解,此前,陶然居单店最大规模也就3000平方米。
6万平方米等于20家大餐馆,而且全都聚集在同一条街上,严琦动心了!此后,严琦砸下1个亿,一举拿下江北区的森林公园项目,取名字陶然居大观园,全部仿古风格,古城楼、吊脚楼、木牌坊、码头街。
菜品全从民间搜集,风味小吃、乡间土火锅、杜八碗、三蒸九扣、石磨豆花、酸渣肉、土麦粑等乡土老菜。
20多家店全部采取错位经营,如老重庆主打巴蜀麻辣风味,阿妈寨主打土家菜和苗家菜,而碗中花口味清淡,专门做鱼。
巨无霸就是巨无霸,第一年营收就达到了1个亿。
2011年,年销售更是突破22个亿。
迄今为止,陶然居已经顺利完成在重庆、成都、武汉、北京、湖南、河南、贵州、新疆、黑龙江、广东、福建、海南等全国十多个省市连锁53家的拓展计划,年营业额更是高达26个亿。
结 语一个企业,需要一位好的指挥家,需要一个有魄力的将领。
严琦就是如此一位有魄力、有胆识的企业家。
我从来就没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做菜的人。
我不是掌勺出身,我是学财务会计的,我关心的不是一盘菜、一家店的生死,我考虑的是市场拓展有无可持续性。
从5张饭桌到现在的餐饮界航母,求变、革新、追求全产业链可持续进步,这就是其成功的奥秘吧。